健康夜话 | 做彼此生命中的向日葵
小编暖心提醒,听着音乐读故事更有感觉~
王建正
(相关资料图)
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,我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、悲欢离合,或许基于职业素养里的冷静与理性,很多时候,内心很难掀起波澜,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患者让我至今难以忘怀。
还没开始治疗,岂能轻言放弃
2020年5月,言言(化名)刚刚从外科转到我们科,和我初次见面,她就说:“王医生,你给我打打止痛针、输点营养液就行,我活不了多长时间!”
“你这么年轻,才35岁,还没有开始治疗,为啥就放弃了?”我答道。
“3个月,外科的医生跟我说了,我只能活3个月。”言言说。
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……”我还没说完,言言就打断我说:“我一直在检查,疼得受不了了,你快给我打针吧。”
疼痛控制之后,言言给我讲起了她的就诊经过。
4个月前,她出现腹痛、腹胀症状,停止排气、排便,先到当地某医院就诊,CT显示胃壁可疑增厚、横结肠扩张、腹盆腔积液,医生给予对症治疗,但症状没有明显好转。此后,她到省内外几家医院就诊,均未能确诊,腹痛程度逐渐加重。
后来,她来到我院就诊,外科医生考虑进行手术探查,解除她的肠梗阻。术后,她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:(大网膜组织)腺癌浸润、(肠系膜结节)腺癌浸润、(结肠壁结节)低分化腺癌浸润。5月28日,胃镜检查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,弥漫浸润型。PETCT结果显示:腹腔肝胃间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;右侧心隔角区考虑转移;右侧壁腹膜、大网膜、肠系膜不规则增厚,考虑转移;腹、盆腔多处肠管壁增厚,转移可能性大。
当我认真看完这些报告之后,我明白了外科医生说她只有3个月生存期的原因。
转入我们科后,我们的病区主任陈小兵教授为言言量身定制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按照方案,我们为她控制疼痛、纠正贫血后,为她进行化疗。4个化疗周期之后,她的疼痛消失,能够正常进食,拔掉了营养管。
这泪里有无力,也有感动
随着身体状况的一天天好转,言 言成了我们科室的抗癌明星。她经常在陈小兵主任的患者交流群内分享抗癌的心得体会,以自身抗击癌症的经历帮助科室的其他患者,她还多次跟我说在郑州有空余的房子,如果有患者家属没有地方住,可以过去住。
后来,她的病情进展了,出现大量腹水,我们团队再次为她调整治疗策略,尽最大努力为她创造一线生机。最终,她的腹胀和腹部疼痛症状再次好转,她给我们写了感谢信。
最近,她的腹腔转移肠梗阻加重,还出现了发生率极低的胃癌脑膜转移,经过放疗之后,她的头痛症状稍有好转,但是因神经压迫,右眼视力几乎完全消失,身体状况极差,每天只能卧床,不适宜再进行抗肿瘤治疗。
2021年11月14日是我的休息日,但因为担心言言,我还是去医院查了房。当我走到她床边时,她爱人高兴地把装裱好的三棵向日葵图案的十字绣拿了出来,说:“王医生,言言让我送给你,我们俩一直特别感激您近两年的照顾,我也知道言言的时间不多了……”说着说着,他哭了。
当我把目光转向躺在床上吸氧的言言时,她有气无力地说道:“王医生,您可能不知道,我绣这三棵向日葵的时候,一直期待着病情能有所好转,好转之后,我能把它裱好送给您。因为我把您看作我生命中的向日葵,带我走过黑暗,迎接阳光。但是这一次,我可能没有办法再站起来,亲手把‘向日葵’送给您啦。”言言说完后,我也忍不住掉泪了,这泪里既有我作为医生的无力感,也有我对于患者信任的感动。
其实,言言的十字绣已经绣了好几个月了,我每天查房的时候都看见她在绣,却不知道是送给我的。最近一段时间,因为肿瘤细胞的脑转移,她头痛欲裂,视力几近消失,手经常被扎出血,却还是没有停下来。
我们全心全意对待患者,患者也切实感受到我们的付出,医患双方并肩作战,共同用“心”来绣制生命中积极向上的‘向日葵’。言言绣的这幅十字绣我会永远珍藏,它激励着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意志坚定、勇敢面对、始终向阳!
文: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王建正
原标题:《健康夜话 | 做彼此生命中的向日葵》